有京味的语言句子(北京话里口头禅)

老北京人说话特别是日常对话中,有一些开头、结尾处不经意带出来的口头禅,比如“成,不成”、“不是……吗”,以及北京话中最少不得的“那什么”和“唔的”。这些词汇在北京人言语中,不管对象听懂听不懂,理解得对不对,都拦不住它们出现的频度,跟人眨眼睛的节奏有一拼。

01、“成,不成”——

“成”字,汉语中有一种解释,指“能行”。比如请对方办件事,对方若答应,北京人的口语中习惯把“行”换作“成”。老舍的《龙须沟》里有一段赵老对程疯子说的话: “慢慢地我会给你出主意。这不是咱们这溜儿要安自来水了吗?总得有人看着龙头卖水呀,等我去打听打听,要是还没有人,问问你去成不成。”


实际上,北京人说“成”和“不成”,蕴含着极睿智的对话技巧。人们在有些场合说的“成”或者“不成”,是用间接的方式表达着相反的想法。


比如二婶数叨儿子:“成,照你这样一抹嘴儿(指刚吃完饭)就去沙发上看手机,早晚养出脂肪肝来。”这个“成”,其实是打心眼里的一百个“不赞成。”

再比如,平日里儿媳妇小李正要出门,突然听北京老公公一句高声 : “不成,你叫个滴滴再出门。”对她来说,一时不明白这个“不成”是啥情况,婆婆急忙解释:“天气预报不是说今天大风降温吗。”


在菜市场,老两口议论 : “不成,咱们今天晚上吃馅儿(包饺子)。”在电话里,朋友之间嘱咐: “不成,你下午去趟医院看看吧。”实际逻辑是,大爷大妈看到白菜新鲜就想到“要”吃馅儿;电话那头,对方听这边的朋友声音沙哑并不时咳嗽,才劝人“要”赶紧看医生,千万不能耽误。


在北京话的语境中,这种“成”或“不成”的词汇,放在句子开头做导语,可以看作课堂上老师讲到重要概念前“敲黑板”的声音。有些人习惯说“要不”,与“不成”的功能相仿。

02、“那什么”——

北京人说话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另一个词汇应该是“那什么”。注意,这里的“那”读音为“nèi,也有读nè。在北京话里,它不算是疑问词(句),而是略加思索、停顿时的省略语,在彼此交流中起到润滑剂的效果。


例如《骆驼祥子》中曹先生给祥子找了一份差事,老舍先生这样描写: 祥子似乎连怎样笑都忘了,用小毛巾不住的擦脸。“先生,我几儿上工呢?”“那什么,”曹先生想了想,“后天吧。”


同样在《骆驼祥子》中,下面这段原文中把“那什么”写得更细腻,更生动 : “那什么,”王二搓着手说,“我来看房,怎么进去呀,大门锁着呢。那什么,雪后寒,真冷!那什么,曹先生,曹太太,都一清早就走了;上天津,也许是上海,我说不清。左先生嘱咐我来看房。那什么,可真冷!”


如果非要揣摩“那什么”在北京话中的“意思”,要颇费脑力。所以懒散的北京人不太用心。我以为,“那什么”所包含的意思,并不是特指谈话中某个具体的事或物,而在于烘托对话人双方的气氛,其一是聊得放松,其二是显得私密,其三是透着默契……仔细观察一下北京人的对话,“那什么”在说者与听者中跳进跳出,但没有谁追问对方说的“那什么”是什么?彼此都没感觉“那什么”会成为交流的障碍,心照不宣地继续接下去的话题。


和同样起到省略作用的词句相比,北京人口语中的“那什么”,比“我告诉你说”来得婉转,比“你知道吗”来得客气,也比“(什么)…唔的”来得通俗。


唔的(音:wǔ de)是老北京方言中“等等、之类”的意思。例如;今天咱们去吃北京小吃,尝尝面茶、豆汁、驴打滚、艾窝窝唔的都是什么味道。

03、“不是……吗”——

北京人在说话,如果在末尾处带一句“不是……吗”,有一种京味诙谐,貌似把对话的气氛推出一个小高潮。


北京人用“不是……吗”来调侃和自嘲,体现出北京人特有的幽默。比如《茶馆》中的王利发,为了给“先收钱再上茶”的新法子找的理由: “我开过几十年茶馆,也没听说过!可是,您圣明:茶叶、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,也许您正喝着茶,茶叶又长了价钱!您看,先收茶钱不是省得麻烦吗?”


老舍写出了老北京最客气的用法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说这个句式时不讲究场合,效果差强人意。


作家萧乾把北京人说话中的这些“前置”的、“穿插”的和“后缀”词汇称为“京白”,认为是北京人说话委婉的表现。但在我看来,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场景中,一味地讲究含蓄,兜圈子式的表达,反而会造成不少误会甚至冲突。


前段时间,北京公交车上的个别售票员(司机)疏导乘客时,不时催促车上人:“往里走、往里走,别在车门口堵着了,后面不是有空坐吗!”在人员素不相识的车厢里,本来就是人挤人,再听售票员这种带诘问的言语,很有些被指责的意思,让人不舒服。


所以,这里我对“不是吗”多说几句。在平等的谈话对象之间,用这个句式毛病不大。比如在同学聚会的大场面上,有同学问:“咦,怎么没看到陈老师?”这时旁边有同学过来引导问话同学的目光,指着前方的那位银发长者说:“那不是吗!”这是极自然的场景。

相反,也有一些不和谐的例子。在家居商场的锁具柜台,一个导购员和一个上年纪的顾客,面对各式各样的新型指纹锁,老顾客找不到开锁的“机关”,于是咨询导购员。这时候导购员讲解指纹锁识别的位置(功能)时,可以说:“在这里。”,也可以说:“这不是吗!”很显然,后者的回答,就有指责老人之嫌,仿佛接下来的话是“这么明摆着的事情,你怎么会不知道(不明白或者看不见)!”

如果导购员是故意用这样的回答贬低、挖苦顾客,那他的职业道德有问题,另当别论。如果导购员并非有意为之却导致双方不愉快,我的建议是,如果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如相互询问(解释)新产品功能的时候,尽量不说“不是吗”。

也许北京人以为带着“京白”的话语是没把对方“当外人”,但必须强调,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北京人这种“自来熟”的语言习惯。

拿我自己来说,如果忘带老花镜了,是不敢去超市买东西的。因为追着售货员询问货品价钱,有被售货员怼一句“自己看价签”的风险,等于自己个儿往枪口上撞,不是吗!

相关推荐

利率市场化是什么意思

2025-01-20 05:29:58100人阅读

票据是什么通俗解释(票据的基础知识)

2025-01-20 03:37:53100人阅读

银行贷款需要什么条件(解读银行贷款:途径、资质和额度全知道)

2025-01-20 00:30:04100人阅读

万国觉醒-绿色神将龙骑兵,敢用他征战天下

2025-01-19 04:58:20100人阅读

向僵尸开炮:全新枪械选择搭配,助你早日通关

2025-01-19 04:20:14100人阅读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爱思文章网